过去五年,移动机器人行业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回归理性的过程。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387.5亿元,其中中国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118.56亿元。预计到2030年,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2024-2030年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预估为15%。
可以肯定的是,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依旧在不断扩大,销量也在不断突破新高。GGII预计,2024年中国移动机器人销量将超过11万台。
但今年中国移动机器人的销量增速却有所放缓,同比只有8.75%,对比起2021年高达57.6%的同比增速,今年行业显然增长乏力。
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同时,资本的热情也逐渐褪去,今年中国移动机器人行业的融资数量和金额同比大幅下跌。
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来到行业发展的下半场,移动机器人将向何处去?优质稳定订单在哪里?企业增量之后如何保利?围绕这三个问题,在11月27日的2024高工移动机器人年会上,高工咨询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同以下几位行业大佬一起探讨,给出了各自的看法。
圆桌对话:备战移动机器人下半场
1、移动机器人向何处去?
2、优质稳定订单在哪里?
3、增量之后如何保利?
主持人:
高工咨询 董事长 张小飞博士
对话嘉宾:
步科 市场与解决方案部总经理 宋志海
哥伦布智能 联合创始人 胡公娄
上海诺力智能 总经理 茆福军
法睿兰达 创始人&CEO 李大伟
杭叉智能 董事长 任海华
翼菲移动机器人 CEO 张旭
AiTEN海豚之星 首席科学家 任沁源
赛力斯汽车 物流规划部部长 卢岱燕
高工咨询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在会上分析了行业的8大变化:市场扩张,增速反降;传统产品销量明显下滑;复合机器人增速超55%;AGV/AMR出口订单占比超37%;无人叉车强势增长为第二大品类;TOP10占比持平,强者皆弱;融资困难,国进民退;沧海横流,乱局难料。
详细分析点击:8大变化!2024移动机器人行业AB面
但张小飞也强调,这只是阶段性的困难。
对此,法睿兰达创始人&CEO李大伟表示赞同。“移动机器人行业需要冷静下来,深耕特定场景,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他提到,法睿兰达一直致力于解决工业工厂全局的柔性无人化生产难题,目前已经在移动机器人柔性底盘上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将来会集中于通过具身智能以及人形机器人来攻克无人化难题。
对于移动机器人的发展方向,李大伟提出了四个关键词:冷静、场景化、全球化和无人化。他强调了企业在面对市场时保持冷静的重要性,以及深耕场景化产品的必要性。
同时,他认为,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而无人化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中国在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优势,但要在全球市场中立足,企业仍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
另外,针对现在行业盛行的价格战,他指出,如果只能用价格证明产品的价值,说明产品本身就没有领先同行的价值。在终端面前,价格并非最重要的因素。
“不要急于一时,长期下来,企业做好内部管理优化,减少浪费,提升效率,产品也能提供独特价值,优质订单自会逐渐显现”李大伟说道。
法睿兰达创始人&CEO李大伟
对此,杭叉智能董事长任海华表示认同,“杭叉智能的理念就是‘给客户提供最具价值的工程’”,任海华接着表示,杭叉智能一直在做加法:扩展产品线,涵盖更多产品类型;加强AI和模型研究,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深耕国内市场,拓展海外市场。
另外,针对“优质订单在哪里?”的问题,任海华认为双方共赢是获得优质订单的关键。他进一步解释,信任是基础,通过优质方案和服务赢得客户信任,企业再提供超出成本的价值,实现互利共赢,如此才能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杭叉智能董事长任海华
步科市场与解决方案部总经理宋志海表示,未来步科将持续迈向高质量、低成本、快交付、集成化和国际化。
他认为,产品要有竞争力,成本控制和质量把关缺一不可。未来,步科将大力发展集成化、一体化、融合化、标准化的i—Kinco,预计将来产品成本会以每年10%的幅度不断降低,产品的性价比和交付速度将获得提高,步科将成为更靠谱的供应商。
此外,他还提出了国际化的战略方向,认为企业应积极拓展全球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步科市场与解决方案部总经理宋志海
“十年前,我们发明了四向穿梭车,今天,我们改变了一个行业。”哥伦布智能联合创始人胡公娄表示,哥伦布智能始终聚焦场景,深耕行业,就是为了做深做透托盘搬运机器人,助力行业发展。
“我们一直坚持专心、专注、专业,”他表示,哥伦布智能目前还处在小规模生产期,未来还会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同时,拓展海外市场也是他们坚定不移的方向之一。
哥伦布智能联合创始人胡公娄
上海诺力智能总经理茆福军强调了整车产品化,市场全球化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标准化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规模化生产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全球化则是企业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上海诺力智能总经理茆福军
翼菲移动机器人CEO张旭则提出了聚焦单一品类、做深做透的策略。他表示,翼菲移动机器人的定位就是在单一品类中,做全球细分市场的成本最低、选择最多、交付最快的产品,我们的目标是“做AGV行业的富士康”。
翼菲移动机器人CEO张旭
AiTEN海豚之星首席科学家任沁源表示,目前移动机器人整机所用的大多数技术已经处于天花板,因此海豚之星未来的长期战略是致力于科技突破,提升产品的价值力。
“我们的目标是提高柔性交付和产品的环境自适应能力,针对不同场景研发配套的系统解决方案。打造高度集成的智能化产品,是未来大势。”他强调,企业应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精准定位细分市场,提供最优产品。这也是企业在市场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AiTEN海豚之星首席科学家任沁源
赛力斯汽车物流规划部部长卢岱燕从汽车行业物流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优化物流系统的观点。他认为,企业应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控制成本、把关质量,让产品“多快好省”,通过提升物流效率,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
同时,他也强调了与移动机器人企业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双方可以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赛力斯汽车物流规划部部长卢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