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汇总了国外知名的21个具身智能实验室,以及每一所实验室“纸面上”的商业布局情况。(排名不分先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7个实验室的技术领军人都是华人。
与此同时,我们还简要梳理了他们的求学背景,希望能给各位同仁更多启发。
上一期,我们则汇总了🔗国内具身智能实验室盘点(共24所),附产业合作布局(图解)
斯坦福大学
https://svl.stanford.edu/publications/
主页:https://cseweb.ucsd.edu/~haosu/index.html
简介: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图形学和机器人学领域的研究。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先进的算法和系统,以实现对复杂三维场景的理解和交互。
负责人:Hao Su(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产业合作/孵化:纸面上暂无具体联合,如有遗漏请补充。
研究成果:https://cseweb.ucsd.edu/~haosu/index.html#_pub
主页:
https://www.ri.cmu.edu/
简介:成立于 1979 年,是全球领先的机器人研究机构之一,汇聚了顶尖的学术专家和研究人员,专注于机器人感知、控制、规划和智能系统等领域,其研究涵盖从自主车辆和人机交互到医疗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等多个应用领域。
负责人:Martial Hebert(博士毕业于巴黎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
产业合作/孵化:2019年与机器人和AI的风险工作室【Carnegie Foundry】展开合作,目前正在进行A轮融资。
研究成果:
https://www.ri.cmu.edu/research-overview/
RoboAgent
主页:
https://birlab.org/
简介:剑桥大学生物启发机器人实验室(BIRL)致力于通过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来改进机器人技术。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启发智能、机器人运动与控制、自修复材料与软体机器人、人机交互。
负责人:Fumiya Iida(本硕毕业于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博士毕业于瑞士苏黎世大学)
产业合作/孵化:BIRL参与了由欧盟委员会资助的“自修复软体机器人”(Self-healing soft robot, SHERO)项目,目标是开发能够自我修复的下一代机器人。
研究成果:
https://birlab.org/research/
主页:
https://cambridge-afar.github.io/
简介:AFAR实验室的研究兴趣集中在情感计算和社会信号处理领域,该领域处于计算机视觉、信号处理、机器学习、多模态交互和人机交互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点。
负责人:Hatice Gunes(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
产业合作/孵化:AFAR团队与Innovate UK合作开展了“Sensing Feeling”项目,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感知传感器,并成立了衍生公司【SensingFeeling】。
研究成果:
https://cambridge-afar.github.io/
主页:
https://rpl-as-ucl.github.io/
简介:Robot Perception and Learning Lab(RPL Lab)是伦敦大学学院(UCL)的一个研究实验室,专注于开发能够应对复杂环境的机器人系统。研究方向包括机器人感知、学习算法、移动机器人导航、多关节机器人操作以及足式机器人运动。
负责人:Dimitrios Kanoulas(博士毕业于美国东北大学)
产业合作/孵化:RPL Lab与【MathWorks】合作,利用MATLAB和Simulink等工具开发和测试机器人系统。
研究成果:
https://rpl-as-ucl.github.io/publications/
主页:
https://www.intelligentrobotics-acrossscales.com/
简介:帝国理工学院多尺度具身智能实验室(Multi-Scale Embodied Intelligence Lab)专注于多尺度的具身智能研究。实验室将机器学习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主要针对医疗应用领域,目标是开发具有超人类能力的下一代机器人。
负责人:Dandan Zhang(博士毕业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产业合作/孵化:纸面上暂无具体联合,如有遗漏请补充。
研究成果:
https://www.intelligentrobotics-acrossscales.com/publications
主页:
https://embodiedintelligence.web.ox.ac.uk/
简介:实验室隶属牛津机器人研究所(Oxford Robotics Institute, ORI),致力于开发能够增强人类能力的自主系统,研究重点在于提高机器人的感知、解释、行动、导航、协调和协作能力,以在关键领域如社会护理、制造、物流、服务、检查和农业中提高生产力。
负责人:Ingmar Posner(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
产业合作/孵化:2014年创立移动自主软件解决方案公司【Oxbotica】。
研究成果:
https://embodiedintelligence.web.ox.ac.uk/research-0
主页:
https://cast.caltech.edu/
简介:实验室研究主要集中在Center for Autonomous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CAST)。CAST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旨在开发能够自主操作的机器,这些机器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导航和响应变化。CAST的设施包括一个能够模拟各种真实世界天气条件的无人机测试场地,以及一个模拟零重力环境的空间实验室。
负责人:Mory Gharib(本科毕业于德黑兰大学,硕士毕业于雪城大学,博士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
产业合作/孵化:2022年与【Achronix 半导体公司】展开合作,此外,与NASA 喷气推进实验室(JPL)、阿布扎比技术创新研究所(TII)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研究成果:
https://cast.caltech.edu/publications
主页:
https://rsl.ethz.ch
简介: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机器人系统实验室(Robotic Systems Lab, RSL)的研究重点包括机械臂和足式机器人,涵盖先进的动态交互的新型驱动方法、提高系统移动性和多功能性的创新设计,以及用于运动和操作的新型控制和优化算法。
负责人:Marco Hutter(Marco Hutter教授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产业合作/孵化:实验室与多家初创公司关联,例如专注于开发四足机器人 ANYmal的【ANYbotics】、开发轮腿机器人的【Swiss-Mile Robotics】、重型机械的自动化公司【Gravis Robotics】等。
研究成果:(下图查看)
主页:
https://bair.berkeley.edu/
简介: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BAIR)成立于2017年,研究方向包含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规划、控制和机器人等。
负责人:Pieter Abbeel(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师从吴恩达)
产业合作/孵化:BAIR Commons工业联盟计划与包括亚马逊、阿里巴巴、微软、谷歌、三星、脸书等在内的7家工业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并且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与苹果、英伟达、索尼等16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外,【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与 BAIR 达成战略合作,资助100万美元用于深度学习。Pieter Abbeel于2017 年创立的机器人公司【Covariant AI】,目前以融资 5 轮,投资者包括 Geoffrey Hinton、Yann LeCun、李飞飞、Jeff Dean、比尔・盖茨等。
研究成果:(下图查看)
主页:
https://h2t.iar.kit.edu/english/index.php
简介:高性能人形技术实验室,主要研究和开发仿人机器人技术和系统,使其能在现实世界中与人类互动执行多功能任务。研究重点包括仿人机器人的机械信息学、视觉和触觉抓取和移动操纵、从人类观察中学习、对人类运动的建模和分析、主动视觉和触觉触摸,以及软硬件架构和系统集成等。
负责人:Tamim Asfour(博士毕业于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产业合作/孵化:H²T实验室开发的ARMAR系列机器人,特别是ARMAR-6,已被应用于工业环境中的复杂任务。ARMAR-6机器人在【英国Ocado公司】的自动化订单处理中心进行了测试,能够协助维修传送带和其他机器人系统。ARMAR-6的研发得到了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的支持。
研究成果:
https://h2t.iar.kit.edu/english/26.php
主页:
https://www.micro.seas.harvard.edu/
简介:实验室聚焦微型、仿生及软体机器人领域,研制出 RoboBee、Octobot 等知名机器人系统,不仅在军事领域为美国空军助力,还在医疗、环境监测、太空探索等多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
团队情况:Robert J. Wood(硕博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产业合作/孵化:由实验室孵化的初创公司【Project 1985】获得了【1955 Capital】的投资支持,用于进一步开发微创手术机器人技术。
研究成果:
https://www.micro.seas.harvard.edu/publications
主页:
https://www.grasp.upenn.edu/
简介:GRASP 实验室成立于 1979 年,是一家一流的机器人孵化器,旨在促进学生、研究人员和教师之间的合作,专注于视觉、感知、控制系统、自动化和机器学习方面的基础研究。
负责人:Vijay Kumar(博士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产业合作/孵化:自主空中机器人公司【Exyn Technologies】由GRASP Lab团队孵化,专注于开发自主飞行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复杂环境中的自主勘察和数据采集。目前已完成了 B 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达到 5520 万美元。
研究成果:
https://www.grasp.upenn.edu/publications/
主页:
https://marsyang.site/
简介:实验室重点开展迁移学习在具身智能中的应用研究,探索如何让机器人在不同的任务和环境中快速学习和适应,通过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提高机器人的学习效率和智能水平。
负责人:杨剑飞(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
产业合作/孵化:纸面上暂无具体联合,如有遗漏请补充。
研究成果:
https://marsyang.site/publications/
主页:
https://pine-lab-ntu.github.io/index.html
简介:实验室的目标是构建能够像人类一样感知物理世界并与之交互的具身智能体,以便机器人能够协助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人实现复杂的人类需求。
负责人:Ziwei Wang(2018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23年博士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
产业合作/孵化:纸面上暂无具体联合,如有遗漏请补充。
研究成果:
https://pine-lab-ntu.github.io/publicati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