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大会2025“具身触觉”专题论坛 ——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时代下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日期:2025-03-13 

图片

第二届中国具身智能大会(CEAI 2025)即将于2025年3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朗丽兹西山花园酒店举行。

本次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主办,CAAI 具身智能专委会(筹)、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联合承办。

盛会将为具身智能领域的学术与产业界搭建一个交流合作的顶级平台,以广泛促进学术分享与交流、产业合作与互动,推动产学研联动发展,提升我国具身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水平。

大会官网:ceai.caai.cn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


01


论坛简介

具身触觉专题论坛——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时代下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机器人技术与具身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触觉感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触觉传感可为机器人提供包括目标几何、材质、软硬等丰富的环境信息与交互过程中的界面接触状态,将极大地弥补视觉感知的局限性,受到了机器人领域的广泛关注,在非结构化环境探索、复杂物体抓取与精细灵巧操作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基于触觉的感知、抓取与自主操作等任务上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于如何开发出高性能的触觉传感器,机器人如何利用触觉实现鲁棒、稳定的自主操作,如何稳定可靠地采集高质量的具身触觉数据并训练可靠的大模型实现更加通用的操作任务等开放问题还尚未达成共识。在大模型与具身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具身触觉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促进具身触觉领域的学术思想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技术挑战和与应用前景,本论坛将邀请触觉领域知名学者从感知机理、设计制造理念、材料与结构创新、数据处理与感知、人机交互与触觉反馈等方面进行深入介绍,并从理论与应用方面与会者进行深入探讨。同时还将汇集前沿研究成果,建立交流合作网络,共同探讨触觉传感领域的开放问题与研究方向,并为触觉传感的标准化与商业化提供建议与参考。

本论坛将由北京邮电大学方斌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任杰骥助理研究员共同担任主席,邀请了具身触觉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包括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具身触觉的现状与挑战,并探索在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时代下的发展方向。此外本论坛将为来自学术界与工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广大青年学生提供思想交流与创新合作的平台,共同促进触觉领域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发展。


02


论坛承办单位




03


论坛嘉宾团




论坛主席




方斌

嘉宾简介:方斌,北京邮电大学“拔尖人才”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具身智能、灵巧操作和机器人大模型。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杰出会员, IEEE 高级会员。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IEEE TRO等高水平期刊及ICRA等会议论文上百篇,出版中英文专著各1部,获得国际会议/国际期刊最佳论文奖10项。作为首席客座主编在多个SCI国际期刊组织了机器人灵巧操作的专刊。多次带领学生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冠军,曾被清华大学评为“优秀指导教师”。研制的触感灵巧手入选了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同时获得了IEEE仿生机电及机器人技术委员会“早期职业生涯奖”、中国指挥控制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北京市“创新大工匠”等。

任杰骥

嘉宾简介:任杰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视触觉传感、光度立体视觉、多模态感知与视觉三维重建等,围绕视触觉感知及其应用在Soft Robotics、R-AL、TRO、Adv.Intell.Sys.、Adv. Mater. Technol.、Smart Mater. Struct.、SPL、TIM、IJEM、Measurement和CVPR、ICCV、ICRA、CoRL等机器人与视觉感知相关领域期刊与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曾获CVPR Best paper Runners-Up、ICSMD最佳海报等,曾入选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资助计划、上海市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等。




报告嘉宾




马道林

嘉宾简介:马道林,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伯乐计划”导师。本硕博于2005-2015年在北京大学力学专业就读。2016-2021年于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开展博士后工作,2021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建立了“机器人操作感知与智能实验室”(Manipulation Perception and Intelligence Lab, MPI Lab)。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先进的触觉传感、感知和控制技术,赋予机器人与物理环境自主交互的智能,使其在先进制造、深空深海探测等工程应用中自主完成富含接触行为的操作任务。获ICRA最佳会议论文奖(1/4056),获亚马逊机器人挑战赛Stow Task冠军、亚马逊机器人最佳系统论文奖等。入选中国力学学会青托人才项目、上海市白玉兰人才项目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指导学生获得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赛)国赛金奖。

丁文伯

嘉宾简介:丁文伯,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发展规划办主任。国家青年特聘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分别于2011年和2016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6年至2019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器人感知及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EEE TRO、TMC、RAL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谷歌引用9000余次,H因子48。曾获2019年和2022年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IAS Residential Fellow;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015年度IEEE Scott Helt Memorial Award(1/5);2015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等荣誉。担任信号处理期刊DSP副编辑、IEEE JSTSP机器人特刊首席客座编辑、Robot Learning青年编委。

崔少伟

嘉宾简介:崔少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机器人视触觉感知与灵巧操作。提出了GelStereo系列传感器,实现了仿生多曲率曲面高精度三维接触形变感知,提出了系列视触融合操作技能学习方法,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中科院院长奖、BIROB 期刊最佳论文奖、多项IEEE会议论文奖。

陈睿

嘉宾简介:陈睿,博士,清华大学机械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三维视觉、触觉感知,承担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及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在TRO/TPAMI/CVPR/ICRA等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CVPR2025 Area Chair,曾多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励。

孙环波

嘉宾简介:孙环波,北京⼤学研究员/博雅助理教授,主持触觉感知实验室(www.hapticsensinglab.com),专注触觉感知技术研究。曾在耶鲁⼤学从事材料⽅向的博⼠后研究,于德国马克思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获计算机博⼠学位,并分别获得德国亚琛⼯业⼤学医疗器械硕⼠和东南⼤学成贤学院机电⼀体化学⼠学位。其研究聚焦⽣物触觉感知机制(触觉感知理论),并开发触觉传感技术,以提升机器⼈触觉反馈(触觉传感器)和⼈类行为理解(可穿戴体感设备)。

刘吉晓

嘉宾简介:刘吉晓,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元光学者,河北省机器人感知与人机融合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护理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触觉感知与智能系统研究工作,研究了具备高柔性、大面积覆盖、高灵敏度、大量程等特点的高性能机器人触觉智能系统,在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领域得到应用。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成果入选中国科协“先导技术”榜单,获得挑战杯全国金奖,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赖建诚

嘉宾简介:赖建诚,北京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特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途见科技创始人兼CEO。2019 年至 2023 年于美国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柔性电子皮肤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已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共发表 SCI 论文 50 余篇,被引 4300 余次,h 因子 31。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发表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论文9 篇,其中 3 篇入选 ESI 高被引论文,单篇最高引用 400 余次。已有 10项成果在多个国家申请发明专利共 17 件。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国自然青年基金等项目。入选 2023 年度全球前 2%顶尖科学家榜单,曾荣获首届CPCIF-Clariant 可持续发展青年创新奖等荣誉。途见科技专注于多模态柔性电子皮肤触觉感知系统的研发和制造,已与具身智能、智能座舱等领域的十余家国内外上市公司及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韩文娟

嘉宾简介:韩文娟,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曾任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多模态大模型及其在综合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当前研究重点为融合高阶认知与低维感知从而构建认知智能增强的交互式智能体。曾获ACM SIGAI CHINA新星奖、NLPCC Outstanding Paper Award等奖励。多次担任ACL、EMNLP等高水平学术会议Workshop主席。主持研发了北京交通大学TransGPT·致远交通大模型。

胡迪

嘉宾简介:胡迪,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多模态感知、交互与学习,以主要作者在TPAMI/ICML/CVPR/CoRL等人工智能顶级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代表性工作如视音指代分割与问答;平衡多模态学习理论,机制与方法;面向物体操纵的动态视听触交互等。曾入选 CVPR Doctoral Consortium;荣获2020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博奖;荣获2022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托计划等。担任AAAI、IJCAI Senior PC等,主办/协办多场国际顶级会议的多模态学习讲习班(Tutorial)。


04


论坛日程



3月29日13:30-13:50

多模态触觉感知理论与实践

马道林 上海交通大学 副教授


3月29日13:50-14:10

超越人类感知能力的触觉传感设计

丁文伯 清华大学 副教授


3月29日14:10-14:30

GelStereo视触觉传感器及仿真近期研究进展

崔少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3月29日14:30-14:50

基于无透镜成像的超薄视触觉传感器

陈睿 清华大学机械系 助理研究员


3月29日15:15-15:35

触觉感知

孙环波 北京大学 研究员 博雅助理教授


3月29日15:35-15:55

人机物理交互中的触觉感知与智能系统构建

刘吉晓 河北工业大学 教授


3月29日15:55-16:15

多模态柔性电子皮肤触觉感知系统

赖建诚 途见科技有限公司 CEO


3月29日16:15-16:35

基于MoE的触觉多模态大模型

韩文娟 北京交通大学 副教授


3月29日16:35-16:55

动态交互下的视、听、触多模态感知与学习

胡迪 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 副教授


05


大会注册


点击完成注册缴费》》


06


大会展览


为了办好CEAI 2025盛会,我们诚挚邀请相关企业合作,合作单位可享受大会权益,我们期待与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及社会各界携手,推进具身智能的全面发展。

点击了解展览详情》》


07


大会咨询


大会程序咨询:

sqjiang@ict.ac.cn

lucewu@sjtu.edu.cn


大会组织咨询:

guangchen@tongji.edu.cn


大会宣传咨询:

zhaojunqiao@tongji.edu.cn


大会权益咨询:

xinhang.song@ict.ac.cn


大会秘书处:

黎老师:18813035110

吴老师:18018598921

韩老师:17611437829

电子邮件:caaiembodiedai@163.com


本文由CAAI具身智能专委会(筹)供稿



如需咨询企业合作等事宜,请联系:18355423366 (微信同号)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