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看,绿色人工智能、AI治理与伦理共识、普惠化是全球共同关注的方向。
徐立。(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铭鸿 摄)
9月8日下午,在“投资中国·知名民营企业对话世界500强”活动中,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以“扎根中国 面向未来——用AI构建美好生活”为主题,解析了人工智能从技术探索到商业落地的十年演进,并分享了商汤科技在创新驱动发展和中外合作中的故事。
在“人工智能+”行动全面提速的背景下,上半年,商汤科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期成绩单:营收同比增长36%,生成式AI收入同比大增73%,这不仅展现了其强劲的盈利能力,更折射出中国AI产业从技术突破迈向规模化落地的阶段性成效。
推进人工智能+
国际合作是必然
智能从哪来呢?“智能是从人类标注中‘看见世界’,从人类语言知识中‘理解世界’。”在徐立看来,人工智能经历了从计算机视觉、大语言模型到具身智能与世界模型的演进,智能的来源也从人类标注数据发展为互联网文本压缩,进而迈向对现实世界的主动探索。
徐立指出,未来的突破将依赖于新场景数据飞轮和具身智能。在此背景下,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成为必然。徐立指出,教育、文化与旅游、医疗、智能硬件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今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绘制了全面的战略蓝图,尤其在全球合作的重点行动中,明确要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共享,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降低使用门槛
助力人工智能普惠化
在演讲中,徐立分享了商汤科技在“AI+教育”“AI+文旅”“AI+医疗”等方面与海内外客户的合作故事。据介绍,商汤科技的善萃医疗平台已覆盖全国超百家医院,并与新加坡的医疗集团达成合作;其“元萝卜”家用机器人连续三年蝉联电商平台智能棋牌机器人销量冠军,成为家庭场景中的AI入口。
日前商汤科技宣布,与华为昇腾完成全栈技术适配,成为国内首个实现与昇腾384超节点深度整合的AI平台。这一突破不仅验证了国产AI算力的技术成熟度,更构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徐立说,我们正在推动“零成本迁移、零门槛使用”的AI云服务模式,让企业无需担忧底层硬件差异,高效调用大模型能力。
徐立指出,技术认知的快速对齐、开源生态与人才流动加速了“AI平权”,削弱了长期技术壁垒。从长远看,绿色人工智能、AI治理与伦理共识、普惠化是全球共同关注的方向——通过能源与算力协同构建绿色AI基础设施,推动基于伦理的治理体系,并通过云边端协同降低使用门槛,从而实现人工智能的可持续与包容性发展。企业、高校与国际组织之间的连接与协作,将成为推动AI进步的关键动力。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